基于测井采集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,分析各砂层的“四性”关系特征,搞清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,结合试油等资料建立流体性质综合识别方法和处理技术;在“四性”关系研究的基础上,进一步细分砂层,以解决地层非均质性强的问题;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分砂层类型建立储层参数精细计算模型;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数据,结合孔隙结构评价方法,建立含油性定量评价模型;结合压汞、取心等资料建立油层下限,实现低孔低渗油层的测井分类评价,从而集成一套测井综合定量评价技术。在单井精细解释的基础上,通过砂体对比研究,分析储层横、纵向物性、岩性和含油气的展布特征,为水平井评价奠定基础。
(1)油层测井响应特征及“四性”关系研究
①分小层分析含油性、物性、电性、岩性之间的关系,对比各层四性间的区别与联系,找到储层含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。
②结合试油、录井、岩石物理、油藏等方面的信息,通过分析典型油层、油水同层、低阻油层、典型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,深入研究各层的油层特征。
③地质与测井曲线相结合,分层建立砂层分类标准。
(2)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
利用交会图及模式识别技术,分砂层类型建立流体性质的定性与定量识别方法与图版。
(3)储层参数建模
①对常规测井资料,完成深度匹配、编辑和岩心归位等预处理工作。
②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,以保证测井资料的一致性。
③在“四性”关系研究的基础上,应用“岩心刻度测井”方法,建立各类砂层泥质含量、孔、渗定量精细解释模型。
④开展低渗透砂岩油层复杂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对电性的影响研究,建立目的层段测井饱和度评价模型。
(4)有效厚度下限与油层分类评价研究
①利用取心、岩心分析、试油、测井等资料,结合各种经验及数理统计方法,分砂层类型确定储层参数下限值。
②基于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和含油性评价,分砂层类型建立低孔低渗油层分类评价标准。
(5)水平井含油性评价研究
在单井精细解释的基础上,通过储层对比研究,分析储层横、纵向物性、岩性和含油气的展布特征,对水平井进行含油性评价。